佛博乐新闻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6|回复: 0

秦刚见完印度外长,美国的警告就来了,中印边境生变倒计时 ...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5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2023-3-31 08:1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据印度媒体《亚洲新闻国际》报道,美国情报部门日前发布威胁评估,认为中印近年来在边界沿线持续扩大军事态势,很可能会导致武装对抗,甚至形成对美国利益的直接威胁。为此,该报告呼吁美国政府应该及时进行干预。



【印媒报道截图】

该报告中的论断,我们不作过多的评价。但这也反映出,美国人似乎认为,中印边境发生冲突,似乎不可避免,这就让人不由得想起,俄乌冲突爆发前夕,美国也是基于俄罗斯在边境的部队调动,信誓旦旦地警告,俄罗斯将在数天之内对乌克兰发起攻击。接下来发生的,我们都知道了。
但这里有必要明确一点,这倒不是说美国情报部门预测能力强,说啥就是啥。放到更长的时间线去看,美国时常隔三差五地就做出类似的预测,但整体的准确率其实比较堪忧。就好比俄乌冲突爆发后,美国情报部门还估计,乌克兰最多只能抵抗两天,结果打了整整一年还没消停;再比如说,先前美军撤离阿富汗时,美方普遍的评估是,阿富汗政府军至少能坚持半年,但阿塔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喀布尔。



【美国情报部门的预测整体准确率并不高】

这其实说明,美国情报部门撰写的报告,并不是完全基于综合态势研判得出结论,而是在尽可能地搜集信息后,作出模棱两可的选择性陈述,主要目的仍然是服务于美国的地缘战略利益,如果对里面的说法深信不疑,只会导致对局势的误读乃至于误判。
但如果换个角度来审视,我们不难发现,美国这份报告的重点,其实不在于中印边界是否会爆发冲突,毕竟印度过去又不是没有主动挑起过摩擦,甚至可以说,印军在边境挑衅解放军,是个大概率事件,都不需要美国情报部门专门去做判断。可见,美国真正想要的,是制造一个让自己介入中印边界问题的借口。



【部署在中印边境的印度部队】

而这也与莫迪政府把中印边界问题“国际化”的想法不谋而合。所谓“国际化”,其实就是准备将本该中印通过双边谈判解决的边界问题,拿给美英等西方列强的面前,让后者从舆论层面策应印度,对中方施加压力。美国把印度渲染成“下一个乌克兰”,自然也给了印度政客借题发挥的空间。
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·甘地前几天就炒作说,中国在藏南地区的兵力调动,让中印边境局势无限“接近”乌克兰危机,还称自己已经就此事向印度外长苏杰生反映。但他对于印军在边境大举增兵、屡屡挑起事端的行为却避而不提,显然是居心不良,一方面是借机煽动印度国内的民族情绪,让民粹主义抬头;另一方面,可能也是在给美国政府介入中印边界问题铺路。



【莫迪自己也是搞民粹主义的高手】

这里要补充的是,运用民粹主义换取短期政治利益,也是莫迪政府惯用的手法。考虑到进入2023年后,莫迪政府将面临一系列地方选举的挑战,为了讨选民欢心,争取更多选票,朝野两党无一例外都会加强炒作中印边境问题的力度,争相表演谁的姿态更强硬。可以说,在竞选期间,印度内部的政治斗争,最终都将通过外交政策表现出来。而印度政客对一己私利的过分追逐,自然会导致对地区安全局势的漠视,这也是中印边界不断有摩擦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。
不过,无论是美国渲染印度是“下一个乌克兰”,还是说印度想把边界问题“国际化”,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而言,这两种想法都不具备太高的可行性。中印边界问题的形成原因,相比起俄乌冲突,历史经纬度完全不复杂,无非就是印度摆脱殖民地身份后,想全盘继承曾经的宗主国英国遗留下来的殖民主义遗产,其中就包括后者强行侵占的中国领土。在向中方提出了非分要求被拒绝后,印度准备动手强抢,但是被解放军打了回来。



【印度国大党拉胡尔甘地】

至于说“国际化”,莫迪政府在推进过程中,也要仔细掂量一下利害得失。前面我们提到过,莫迪自己就是搞民粹主义起家的。他带领的人民党作为执政党,不能跟国大党一样,在边境问题上作出不负责任的言行,他理想的边境问题“国际化”,是在保证印度不丧失主权的情况下,将西方的支持作为与中方讨价还价的筹码,但如果任由美国介入中印边境问题,印度失去主动权,莫迪自己就要面临国内民粹主义者的声讨。
但印度本不至于把事情弄得如此复杂,此前,秦刚外长在印度出席G20外长会,就向印外长苏杰生指出,边界问题需要摆在适当位置,中印关系才能平稳向前。如果印度不愿相向而行,一味地抬升边界问题,最后只会积重难返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聆讯新闻网

GMT+8, 2025-10-12 01:40 , Processed in 0.11846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